5-(34)-72-202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415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学校开展纪念建校90周年文艺活动为主要工作,深化美育综合改革,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极大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1、核心素养教育必修课《大学美育》

按照国家系列文件精神,学校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统一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类、美育教育等课程模块设置,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基本标准。全校13个学院40个本科专业均设置《大学美育》2学分核心素养教育必修课,课程旨在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及新时代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逐步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外活动课程化管理”的模式,对于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实践育人机制,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具重要意义。

2.“进阶”美育通识选修课

以音乐、美术、舞蹈等六个模块为体系的“进阶”美育通识选修课,健康与审美素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如书画比赛、校园艺术节、艺术展演等),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健康与审美素养进行无缝对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创新创业等人才培养工作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学院教学团队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2021年共开设30门次美育通识选修课,课程有《书法基础》、《剪纸艺术》、《民乐合奏训练》、《教育戏剧理论与实践》、《创意美衣》、《水彩画艺术》、《扬琴演奏与欣赏》、《动漫艺术实践》等。深受学生欢迎,年均选课人数1000人次以上。

3.优师计划美育课程

主要是《美术素养》和《音乐素养》二个模块、各分四学期的进阶课程,学生学习美术和音乐专业基础理论和一定专业能力,提升其音乐及美术综合素养,为培养专业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用型基础教育工作者打下基础。

二、多平台助力艺术实践活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师范生美育实践研究中心、校园戏剧研究中心等通过课堂教学及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旨在提升校园艺术教育的可参与度,强化学生艺术审美、体验能力培养。加强大学生健康与审美素养培育,教育引导学生掌握艺术及审美的知识与技能,逐渐提高人文表达和创意表现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师范生美育实践研究中心2021年联络特聘美育专家,持续推进专业美育建设,开展十余场“美育大讲堂”系列活动。及金秋美育——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展示周。

湖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美术文献》与师范生美育实践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美育实践研究高峰论坛(武汉)”,胡兴副校长致辞,全省中小学校长、名师近70人参加,5位教育部美育、中小学基础教育教指委委员参会交流,教育厅体卫艺处姜贵君处长讲话。

三、学工社团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情况

学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全过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品牌文化活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完成了迎新文艺晚会的策划及演出,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网络直播观看量达10万余次,开展了“青春心向党 放歌新征程”合唱比赛活动、十大校园歌手大赛、金话筒校园主持人大赛、社团游园会活动、第十五届“师苑杯”辩论赛、“卓尔艺杯”书画大赛、“我的社彩时代”征文比赛等活动,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艺术学院的艺术展演活动

1、承办2021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工作,收件8000余件、推荐全省600余件作品参加国赛。邀请许奋、潘长学、辛艺华、桂宇晖、蔡新元、管家庆、黄敏和杨青、饶鉴、金波等知名学术专家评审。

2、袁渊教授创作并演唱《追随你》《等你回来》《生命星光》等抗疫公益歌曲,在新华网、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及其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上刊发、转载、形成重大网络传播的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学校声誉。

3、师范生美育实践研究中心完成八期“美育大讲坛”。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美育教学实践周”展示活动。面向社区开展——“美‘遇’社区”活动。

4、竞赛成绩显著。2021年上半年艺术学院教学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国家级部级、省级师生专业获奖共130项(其中,国家级2021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7项,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奖4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奖项1项;省级各专业各类竞赛获奖共81项。

5、在以“奋斗·创新·奉献”为主题,展现大学生艺术才华的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中,艺术学院再次取得好成绩。文艺作品方面,艺术学院精心选送的作品得到了一致好评。舞蹈系选送的群舞《隔·合》获群舞类一等奖,韦也纳老师创编的西部支教题材话剧《天边的歌》获戏剧朗诵一等奖。艺术学院选送的作品共获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六个,优秀创作奖三个。

6、在美术作品、优秀艺术实践工作、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方面,艺术学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参赛作品《温暖》获美术作品一等奖。《传统布艺工坊》《陶艺工作坊》获优秀艺术实践工作二等奖。

7、艺术学院教师在本届大学生艺术节美育创新案例获得九项嘉奖。王培喜、高飞老师的《戏剧大篷车“艺术、公益、学术”三结合美育创新案例》、谢敏、鲁红梅老师的《大学生体验式美育实践教学改革——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进阶式公共艺术课程<我爱美衣>为例》以及刘畅老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校美育实践体系构建》获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罗莉、秦萍、王超、程荣洁、赵文老师获得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陈元玉、程欣怡老师获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三等奖。

8、2021年8月31日,第九届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发布,艺术学院学院动画专业师生作品通过省级选拔赛后参加了本次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得学生组一等奖一项,教师组三等奖一项的优异成绩。

9、在湖北省选拔赛中,动画专业组织5位教师指导学生共10件作品参加此次比赛,获得学生组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指导教师为余潇、杨柳老师),教师组一等奖一项(余潇老师)的好成绩。

10、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及《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项目》双入选项目。据统计包括全国大多数双一流高校在内的1000多所高校师生参加了比赛,作品总计有100余万件。

1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校90周年文艺晚会。

四、艺术教育设备与经费

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专用教室、器材、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具等教学设施配足配齐。在场地方面,学校现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120多个间琴房,5间舞蹈实训室、1间演艺厅、2个数码钢琴教室(师范生)、教师素质训练中心、六艺工作室、陶艺漆艺工作室等场地基础上,-2021年,学校建成“艺术学院艺术创新实践中心”,增设艺术工坊5个(金属艺术设计工坊、漆艺艺术工坊、木工艺术工坊、刺绣及蓝染艺术工坊、数字艺术创新工坊)、实训室4个(丝网印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艺术路演实训室)、艺术创新智慧教室1间,另外有学术交流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区、音乐、舞蹈实践舞台等,根据美术学专业特殊需要,学院设置人体画画室、静物室、各类工作室十余间,中心使用面积近2000余平方米,全年新增实验设备价值200多万元,基本满足各专业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

五、艺术教育未来努力的方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需求,以师范生美育实践与研究中心为主加强教育研究,并对艺术教育课程进行总体规划。设立针对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教研室,设立针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改课题研究,建立课程进阶体系与评价标准,不断探索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2 .建立共享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校园内外的可用于提升艺术教育质效的资源,应努力打开渠道,减轻学校工作成本,建立能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为我校开展美育和艺术教育服务的有关制度、机制。

3. 鼓励专业老师多开艺术课程,加大课程权重。学校将加大艺术教育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开设艺术类课程,丰富学校通识艺术课程门类。